同濟大學城鄉規劃教育發端于1922年,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當年同濟大學在工科土木科開設全新課程“城市工程學”,開創了我國城市規劃教育之先河。1947年,同濟大學土木系開設城市規劃課程。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由原同濟大學土木系、圣約翰大學建筑系、之江大學建筑系、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建筑系等,合并而成同濟大學建筑系;同年,由金經昌教授主持在國內首先創辦了城市規劃專業(四年制),當時的名稱為“都市計劃與經營專業”,并設立“都市計劃”教研室。1956年該專業分為城市規劃專業和城市建設工程專業(五年制)。1986年10月,同濟大學建筑系發展成為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同時成立城市規劃系,作為學院下設系。1992年城市規劃專業(本科)由四年制改為五年制。201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調整《學位授予與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確定城鄉規劃學成為一級學科,與此相適應,2012年本科專業名稱改為“城鄉規劃”。
同濟大學從1960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78年開始招收城市規劃專業碩士研究生,是全國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點。1981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6年開始招收城市規劃專業博士研究生。1988年同濟大學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點之一,同年批準建立建筑學博士后流動站(包括建筑和城市規劃領域)。2012年設城鄉規劃學博士后流動站。作為首批11個獲得城市規劃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的學位授予單位之一,2012年開始招收首屆城市規劃專業碩士研究生。
1998年,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本科(五年制)和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參加首批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教育評估,順利通過評估并獲得6年最高等級的合格有效期。2016年,同濟大學城鄉規劃學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最高A+評級,2017年城鄉規劃學一級學科被列入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同年,同濟大學城鄉規劃學科領軍人才吳志強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9年,同濟大學城鄉規劃專業入選首批“雙萬計劃”,成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
百年來,同濟大學城鄉規劃秉持“城市規劃是具體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初心,堅持扎根中國大地和創世界一流相結合,以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需求為己任,瞄準國際學科發展前沿,堅持“強而銳”的學科發展目標,圍繞城鄉空間規劃核心,全面覆蓋城鄉規劃學6個二級學科方向,并與交通、土木、測繪、信息、環境、社會學、管理學、地理學等多學科交叉,多層次、全方位開展城鄉規劃教育、科研、實踐與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培養高素質城鄉規劃人才。形成了智能城鄉規劃、人居型文化遺產保護、鄉村振興等學科方向上的標志性學術成果,開拓“數字”“韌性”“公正”“健康”等學科前沿領域。在國內的規劃學科發展中長期保持領先地位,代表學科發展方向。并以學科建設推動行業發展和創新變革,創辦國際期刊《Guihua》,發起成立國際規劃教育組織(WUPEN),成為向國際傳播中國經驗的重要窗口,全面提升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