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1年之間,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教師承擔的各類縱向科研項目合計103項。其中,國家科技部“十三五”科技支撐項目1項,“十三五”科技支撐項目課題6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等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組織間項目3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4項;中國工程院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4項。
重點科研項目情況
項目來源 | 項目類型 | 項目(課題)名稱 | 項目編號 | 負責人 | 起訖時間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重大項目 | 城市關聯網路視角下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 | 16ZDA017 | 唐子來 | 201611-202012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項目 | 城市新區規劃設計優化技術 | 2018YFC704600 | 吳志強 | 201807-202106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課題 | 青藏高原綠色建筑模式與技術體系 | 2017YFC702402 | 周儉 | 201707-202012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課題 | 城市新區發展規律、規劃方法與優化技術 | 2018YFC704601 | 張尚武 | 201807-202106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課題 | 城市新區綠色規劃評價體系與智能規劃平臺 | 2018YFC704605 | 吳志強 | 201807-202106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課題 | 縣域村鎮規模結構優化和規劃關鍵技術 | 2018YFD1100802 | 彭震偉 | 201812-202212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課題 | 提升功能價值與社會包容的城市更新自然解決方案研究 | 2017YFE119200 | 田寶江 | 201901-202112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課題 | 面向城市復雜系統與多種擾動的韌性城市理論體系 | 2020YFB2193901 | 顏文濤 | 202010-20230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國際(地區)合作組織間項目 | 2019 年城市、交通及健康研討會 | 51981260334 | 王蘭 | 201906-2019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國際(地區)合作組織間項目 | 面向中國城市化中可持續衛生挑戰的系統方法 | 41911530079 | 欒峰 | 202001-2020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國際(地區)合作組織間項目 | 邁向健康中國 2035:長三角的可持續性城市衛生基礎設施系統 | 52081330098 | 欒峰 | 202007-202106 |
海外合作項目情況
項目名稱 | 主持教師 | 項目來源 | 立項時間 |
濱水城市碼頭更新和城市交通規劃的國際對比研究與聯合設計 | 卓健 | AC21國際合作項目資助項目 | 2016 |
“遺產影響評估”國際培訓班實施 | 周儉 | 菲律賓維甘古城 | 2016 |
“生長的鄉村社區”——“多樣彈性選擇”的生態農業實踐在浙江黃巖的探索 | 楊貴慶 | 中德農業科技合作項目 | 2016 |
強化長江經濟帶省域規劃和實施研究 | 程遙 | 亞洲開發銀行 | 2016 |
低碳生態發展背景下的城市設計方法與實施路徑研究之子課題二:基于現行規劃體系下的低碳生態城市設計體系的研究 | 匡曉明 | 世界銀行中國城市建筑節能和可再生能源應用項目辦公室 | 2017 |
中歐城市社會一體化促進可持續城鎮化轉變 | 吳志強 | 歐盟-萊布尼茨生態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所 | 2017 |
遺產影響評估協議 | 周儉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2017 |
從城市歷史景觀路徑入手建立雙方合作關系 | 周儉 | 威尼斯建筑大學 | 2017 |
Age-friendly built environment -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rapid urbanisation process in China | 于一凡 | Sheffield University GCRF Pump Priming Award | 2018 |
中歐可持續城鎮化創新平臺 | 吳志強 | 歐盟-挪威科技大學項目 | 2018 |
城鄉共構:基于臺州黃巖地區的社區驅動和可持續城鄉經濟的轉型發展Urban-Rural Assembly(URA) | 楊貴慶 | 德國國家教育科研部(BMBF)基金項目 | 2018 |
步行空間整合規劃 | 潘海嘯 | 法國IVM | 2018 |
Ageing and age-friendly cities | 于一凡 | 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城市研究 | 2019 |
Request, Behavioral space and Spatial Behavior | 于一凡 | 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城市研究 | 2019 |
Impact of built environment factors on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older people: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 于一凡 | RGC research grant council, Hong Kong for the general research grant | 2019 |
The potential of Land Value Capture to secur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supporting air quality enhancement | 于一凡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歐國際合作項目 | 2019 |
中國城市規劃體系研究報告 | 卓健 | 法國ENGIE集團生態城市實驗室合作項目 | 2019 |
亞太地區能力建設活動的諒解備忘錄(續簽) | 周儉 | 國際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 | 2019 |
促進“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城鄉聚落文化遺產保護于價值提升”的諒解備忘錄 | 周儉 | 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保護-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意大利羅馬),廈門大學(中國) | 2019 |
識別、提升和保護方面的五年諒解備忘錄 | 周儉 | 非洲世界遺產基金 | 2019 |
面向中國城市化中可持續衛生挑戰的系統方法 | 欒峰 | 自然科學基金 | 2019 |
邁向健康中國2035:長三角的可持續性城市衛生基礎設施系統 | 欒峰 | 自然科學基金 | 2020 |
城市、韌性和土地項目:健康設計最佳案例研究 | 王蘭 | 世界銀行 | 2020 |
空間共享對推進城市更新的作用機制研究——以中國上海和法國里昂為例 | 卓健 |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 |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