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我院教工第四黨支部和研究生第九、第十黨支部為幫助城市規劃系研究生提高學術論文寫作能力,于2021年7月2日上午聯合舉辦“從編審角度談論文寫作”主題沙龍。本次沙龍是我院建黨100周年黨史學習教育之“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發展項目之一,由教工第四黨支部書記、城市規劃系干靚副教授主持,教工第四黨支部黨員黃建中教授和宣傳委員沈堯助理教授主講,兩位主講人分別以《城市規劃學刊》編輯部主任的編審視角和30多本英文期刊的審稿人視角帶來他們的精彩分享。
教工第四黨支部書記干靚副教授主持沙龍
黃健中教授從作者視角與編審角度的差異、學術期刊論文的特點、學術期刊論文的要素、典型案例的經驗分享、給作者的若干建議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指出學術論文應具備科學性、創新性和規范性,論文寫作過程中應回歸“初心”,利于知識傳播。希望同學們多多關注學術研究的重點和熱點,注重研究的前期準備,注重某一問題的追蹤和積累,不要急于求成。最后,黃教授向同學們送上做科研的鼓勵與祝福,勉勵大家砥礪向前,在科學研究以及學術論文寫作和投稿過程中“且痛且努力”。
黃健中教授以《城市規劃學刊》編輯的視角出發詳細解讀
沈堯老師主要從英文期刊的編審角度談論文寫作,從好的同行評審員應有的素質、好編審心中的好論文、論文如何準備等幾個方面進行分享。他認為,審稿人眼中的好文章,首先應當放在國際共同的框架去議論,不能過于“當地化”,因為這樣難免會有較大的局限性;其次要有準備,有框架,有獨特的觀點,并給出充分的細節;再次,保持耐心進行修改,認真回應修改意見;要注意道德或技術問題。好的文章還應當有恰如其分的表達,好的獨創性,縝密的思考,聚焦的、深入的研究,以及研究的嚴謹性,尤其是方法的嚴謹性。沈堯老師認為,論文的寫作應當經歷不斷撰寫、改寫的過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希望同學們珍惜自己的成果,也帶著問題是認真審視自己的研究和自己的論文。
沈堯助理教授從國際期刊審稿視角出發的分享
80多位碩博士研究生參加主題沙龍
供稿:唐藝源 黃永俏 張修寧
審稿:干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