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4h4rk"><p id="4h4rk"></p></delect>

  1. <delect id="4h4rk"><p id="4h4rk"></p></delect>

    1. <tt id="4h4rk"><p id="4h4rk"></p></tt>

    2. <mark id="4h4rk"><p id="4h4rk"></p></mark>

    3. <del id="4h4rk"><strike id="4h4rk"><address id="4h4rk"></address></strike></del>
            <tt id="4h4rk"></tt>

                1. 空間治理與美好人居 | “第8屆金經昌中國青年規劃師創新論壇暨第四屆金經昌中國城鄉規劃研究生論文競賽”成功舉行

                  日期:2019-05-23

                  十九大召開以來,建立與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相適應的空間規劃體系,以及加快推動社會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構成了城鄉規劃工作的宏觀背景,必將推動城鄉規劃建設走向更為綜合的空間治理過程。追求美好人居環境是城鄉規劃的理想和價值,需要在空間治理轉型中面對新挑戰,在踐行生態文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有更大的作為。


                  2019年5月18日,以“空間治理與美好人居”為主題的“第8屆金經昌中國青年規劃師創新論壇暨第四屆金經昌中國城鄉規劃研究生論文競賽”(以下簡稱金經昌論壇)在同濟大學舉行。與會的專家學者與青年規劃師齊聚一堂,探討與交流如何實現新空間、新人居的創新實踐。



                  今年是金經昌論壇與廣大青年規劃師攜手走過的第八年,在城鄉規劃發展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關系越來越密切的當下,青年規劃師已成為城鄉規劃領域的主力軍,金經昌論壇希望可以成為一個集思廣益、推動發展的平臺,助力青年規劃師起飛、成長,肩負起中國城市發展的歷史使命。


                  本次論壇共收到105篇文章,經過專家評選后,共有89篇文章將會在會后編織成論文集,30位作者在分論壇做主題報告。


                  開幕式致辭

                  論壇開幕式由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黨委書記彭震偉主持,20多位來自規劃學界、院校和研究機構的重量級專家學者應邀出席了開幕式,同濟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在開幕式上致辭。


                  主持人:彭震偉


                  致辭人:吳志強


                  吳志強院士:金經昌青年規劃師論壇迄今為止,已舉辦了八屆。一屆屆的發言人都已成長為規劃行業中的骨干力量,可以說金經昌論壇見證了中國青年規劃師的成長。規劃行業是一個問題導向、理想導向的學科,致力于解決國家當下面臨的問題。“創新”是規劃行業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是同濟大學一直以來秉持的精神,也是屬于新中國的精神。同濟大學發展到今天已有112年的歷史,112年以來,幾代的同濟人始終秉持著創新理念,為建設一個“創新”中國而努力奮斗。希望青年規劃師不拘泥于行業的過往,主動開拓視野,勇于創新。


                  競賽頒獎

                  第四屆金經昌中國城鄉規劃研究生論文競賽20185月份開始啟動,到2018930號截止,一共收到海內外45所高校的學生投稿的總共150篇參賽論文。最終評選出30位獲獎者,其中包括15個優秀獎,15個佳作獎。本次論壇上舉辦了頒獎儀式,為優秀獎、佳作獎得主頒發獎狀,同濟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黃建中教授主持頒獎儀式。



                  主題報告

                  在本次論壇上同濟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吳志強院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楊保軍院長,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張兵副局長,分別針對十四五城鎮化與城市建設國家重大項目核心領域、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思路和規劃學科適應新時代國家發展需要等主題做了主旨報告。

                    


                  吳志強:十四五城鎮化與城市建設國家重大項目的立項思考


                  目前國家 “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的前期研究工作正在加快推進,第6次國家科技發展預測正在開展。我國歷史上的每一次的國家科技發展預測工作對制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國家科技發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未來城鎮化與城市發展領域的優先主題將包括城鎮區域規劃與動態檢測、城市功能提升與空間節約利用、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城市生態居住環境質量保障和城市信息平臺等核心領域。同時,新時代城鎮化和城市發展將面臨的新問題,包括城市發展超級技術的應用、地下空間合理的開發利用、三維地籍、舊城改造和城市更新、中國城鎮建筑總量上限等等。


                  “十四五”最重要的核心還是要尊重城市規律。縱觀英國、美國、日本、韓國等等國家,在經歷城鎮化率50-60%的階段以后都留給世界城市規劃學科非常重要的技術進步遺產。目前我國的數字技術也在突飛猛進,中國在經歷這城鎮化率50-60%的階段,我相信中國一定能給全人類貢獻創新的、智能的規劃。



                  楊保軍: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思考


                  伴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加速、高速工業化和生活質量要求不斷提升,未來中國的能源消耗總量將會給世界資源環境造成不可承受之壓力,而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中國和世界命運共同體可持續發展的唯一路徑。楊院長指出在生態文明核心思想指引下,需要重構“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的位序。強調全國國土空間規劃將以構建“安全、和諧、開放、協調、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美麗國土為總體目標。


                  全國國土空間規劃具有戰略性、科學性、權威性、協調性和操作性的五大屬性以及國土資源、生態本底、實力映像、美好家園、文明載體和治理工具的六大內涵。新的國土空間規劃一方面要繼續發揮城鄉規劃理論體系和技術方法優勢,另一方面要結合吸收國土規劃的政策工具和剛性傳導優勢。新的國土空間規劃不是原有各類規劃拼湊型的“物理整合”,而是重構型的“化學反應”。



                  張兵:規劃改革與學科發展


                  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不斷深化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的頂層設計,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是自然資源部的重要職責。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實現“多規合一”,是落實兩個“統一行使”,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謀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國土空間規劃相關學科的知識體系應當具有開放性和綜合性,在規劃實踐中相關學科應當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相互支持,相互學習來促進專業知識的融合,共同研究好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課題。規劃院校和科研機構應積極行動起來,不斷謀求理論研究的創新,服務于新時代國家發展的需要。


                  平行分論壇

                  下午的舉行的平行分論壇上,30位青年規劃師分別就“空間規劃體系改革”、“城鄉統籌與規劃變革”、“城市設計與文化傳承”、“城市更新與社區治理”、“研究方法與技術創新”五個議題進行演講。


                  金經昌中國青年規劃師創新論壇以“倡導規劃實踐的前沿探索,搭建規劃創新的交流平臺,彰顯青年規劃師的社會責任”為宗旨,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同濟大學、金經昌/董鑒泓城市規劃教育基金主辦,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長三角城市群智能規劃協同創新中心、《城市規劃學刊》編輯部、《城市規劃》編輯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上海城市規劃行業協會參與協辦。



                  來源:同濟規劃TJUPDI



                  <delect id="4h4rk"><p id="4h4rk"></p></delect>

                  1. <delect id="4h4rk"><p id="4h4rk"></p></delect>

                    1. <tt id="4h4rk"><p id="4h4rk"></p></tt>

                    2. <mark id="4h4rk"><p id="4h4rk"></p></mark>

                    3. <del id="4h4rk"><strike id="4h4rk"><address id="4h4rk"></address></strike></del>
                            <tt id="4h4rk"></tt>

                                1.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