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至8日,2019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教育年會在湖南長沙舉行,來自全國百余所高校的四百多位規劃學科專家、學者、教師蒞臨盛會。本次會議由湖南大學承辦,會議的主題是“協同規劃 創新教育”,對于探索新時代背景下城鄉規劃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思維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教授與湖南大學建筑學院院長魏春雨教授致開幕辭,城市規劃系主任楊貴慶參加了系主任論壇,王偉強、匡曉明、龐磊3位老師分別在分論壇上進行了教研論文宣講。副系主任耿慧志、唐子來、潘海嘯、黃怡、劉冰、王蘭、田寶江、謝俊民、朱瑋、戴曉暉、趙蔚、陳晨、程遙、李凌月、沈堯、劉超等多位城市規劃系老師出席了年會,《城市規劃學刊》編輯黃建中、肖建莉與會并主持了“雜志社沙龍”。
(吳志強院士在2019中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教育年會上致開幕辭)
本次年會進行了城鄉規劃專業本科生課程作業的評優,以及城鄉規劃專業教師教學論文和教學創新實踐作品的評獎。彭震偉、張尚武等多位老師主持的《鄉村認識實習和鄉村規劃設計課程教學設計與創新》教案獲得2019年教學創新實驗教案優秀獎。 在“城市設計課程作業評優”單元,童明、陳晨、楊辰、李凌月等指導的學生作業分別獲得一等獎1項和佳作獎1項。在“城鄉社會綜合實踐調研報告評優”單元,戴曉暉、楊辰、李晴、趙蔚、耿慧志、于一凡,鈕心毅等指導的學生作業分別獲得三等獎1項、佳作獎3項。在“城市交通出行創新實踐競賽”單元,劉冰、湯宇卿、卓健、黃健中指導的學生作業分別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王偉強、匡曉明、劉冰、龐磊、潘海嘯等多位老師撰寫的3篇教研論文榮獲“優秀教研論文獎”。
獎項 | 獲獎人 | 獲獎項目 |
教學實驗創新獎-優秀獎 | 彭震偉, 張尚武, 欒峰, 耿慧志, 程遙, 李京生,戴慎志,潘海嘯, 王德,沈清基, 顏文濤, 鈕心毅,楊帆, 湯宇卿, 陸希剛,張立,朱瑋,高曉昱,陳晨,周新剛 | 鄉村認識實習和鄉村規劃設計課程教學設計與創新 |
城市設計課程作業評優-一等獎 | 學生:王昱菲,王微琦 指導教師:陳晨、童明、楊辰 | 尋蹤匯源,悅讀城市-徐匯區文定路街區城市設計 |
城市設計課程作業評優-佳作獎 | 學生:章玥,張煜文 指導教師:童明,李凌月,楊辰,陳晨 | 市井重塑時空共享——昆山市倉集河沿岸城市設計 |
城鄉社會綜合實踐調研報告課程作業評優-三等獎 | 學生:李思靜,王微琦,付尚文,賈月彤 指導教師:趙蔚,戴曉暉,李晴,楊辰,耿慧志,于一凡,鈕心毅 | 虛實共生——探究網絡熱度對文創園區及周邊地區復興的作用 |
城鄉社會綜合實踐調研報告課程作業評優-佳作獎 | 學生:時間銀行,何以為繼——上海老城廂時間銀行社會互助模式調研 指導教師:趙蔚,戴曉暉,李晴,楊辰,耿慧志,于一凡,鈕心毅 | 時間銀行,何以為繼——上海老城廂時間銀行社會互助模式調研 |
城鄉社會綜合實踐調研報告課程作業評優-佳作獎 | 學生:范怡萌,潘妍涵,張修寧,章玥 指導教師:楊辰,戴曉暉,李晴,趙蔚,耿慧志,于一凡,鈕心毅 | 廟市書香——基于日常性遺產視角的上海文廟書市調研 |
城鄉社會綜合實踐調研報告課程作業評優-佳作獎 | 學生:李志鵬,祝昀斌,王昱菲,余凌玲 指導教師:戴曉暉,楊辰,李晴,趙蔚,耿慧志,于一凡,鈕心毅 | 新村民新氣象——鄉村振興進程中上海市青浦區岑卜村三位新村民的調查報告 |
城市交通出行創新實踐作業-一等獎 | 學生:劉樂峰,王梓桐,唐孟龍,王博凡,張倫得 指導教師:劉冰,湯宇卿,卓健,黃建中 | “醫”路暢行——中心區三甲醫院就醫交通優化 |
城市交通出行創新實踐作業-一等獎 | 學生:成昶,郭旭,李佳明,姚智遠,曾燦程 指導教師:劉冰,湯宇卿,卓健,黃建中 | 更“綠”CBD ——上海市陸家嘴非機動車政策評估與精細化管理優化 |
城市交通出行創新實踐作業-二等獎 | 學生:王紫琪,楊雅博,王書鈺,孫宇軒,喬晗 指導教師:劉冰,湯宇卿,卓健,黃建中 | 從“快線”通道到“精明”走廊——大都市郊區公交走廊系統整合及優化 |
優秀教研論文 | 王偉強,石慧 | 城市設計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以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研究生城市規劃與設計課程為例 |
優秀教研論文 | 匡曉明, 劉冰 | 生態文明背景下的小城鎮城市設計探索——同濟大學2019城鄉規劃學本科六校聯合畢業設計 |
優秀教研論文 | 龐磊, 戴代新、王昱菲、陶子奇、楊旻昊、潘海嘯 | 泛在學習+AI輔助教學場景下的校園微更新設計思考 |
(圖文供稿: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