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5日,第二屆城市交通與基礎設施研討會在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文遠樓三樓會議室順利召開。本次研討會由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交通與基礎設施與城市發展研究團隊組織,邀請了國內外多位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學術交流與研討,我系參加會議的有潘海嘯老師、戴慎志老師、陸錫明老師卓健老師、劉冰老師和湯宇卿老師等。
此次研討會從25日上午9點開始,首先由潘海嘯老師致開幕辭,之后便是各位專家引人入勝的匯報,其中討論的課題既有來自對美國就業中心變化的思考,也有對上海基礎設施發揮在那的介紹;既有對大數據時代上海城市交通規劃管理實踐的總結,也有對城市公交發展導向發展模式(TOD)的評價分析模型;既有對手機信令數據的可信度研究,也有對上海地面公交未來發展的展望;既有在金華進行的城市公交無縫銜接的實踐介紹,還有對非機動車安全和發展趨勢的探索;既有對宜居城市和就業可達性的分析,也有基于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城市策略研究。整個研討會持續25日一個白天近9個小時,其間分為8個session,每個session之間諸位專家都就研究的內容進行了激烈而富有思想的討論,都在為如何改善城市環境和市民生活品質而努力。
總結這次研討會,國內外各位專家借25日這一天假期的機會齊聚同濟,向大家分享自己對城市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研究和實踐成果,相互研討改進,這是對學科發展的一大利好,也是對城市規劃方法的推動,同時也有助于我系規劃學科影響力和學術氛圍的的提升。我們期待在未來城市交通與基礎設施研討會可以有更大的規模,更大的影響力和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