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5-10日,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提供學術支持、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承辦,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東南大學建筑學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協辦的2018年城鄉規劃專業本科“六校聯合畢業設計”在同濟大學順利啟動。該活動是上述高校輪流承辦的校際聯合畢業設計交流項目,今年已是第六次舉辦。
本次畢業設計以“大虹橋、新空間――上海市虹橋商務區拓展片城市設計”為題,以上海2035總體規劃確定的虹橋城市副中心為研究背景,旨在探討上海這一未來樣板地區的發展目標、模式和路徑。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為本次活動提供了相關支持。
六所高校的10多名指導教師(天津大學:李津莉、蹇慶鳴、米曉燕;東南大學:江泓、高源、史宜;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任云英、李小龍;重慶大學:李和平、譚文勇;清華大學:吳唯佳、趙亮、梁思思;同濟大學:耿慧志、劉冰、田寶江)和70多位同學參加了此次活動。
2018年3月5-10日,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提供學術支持、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承辦,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東南大學建筑學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協辦的2018年城鄉規劃專業本科“六校聯合畢業設計”在同濟大學順利啟動。該活動是上述高校輪流承辦的校際聯合畢業設計交流項目,今年已是第六次舉辦。
本次畢業設計以“大虹橋、新空間――上海市虹橋商務區拓展片城市設計”為題,以上海2035總體規劃確定的虹橋城市副中心為研究背景,旨在探討上海這一未來樣板地區的發展目標、模式和路徑。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為本次活動提供了相關支持。
六所高校的10多名指導教師(天津大學:李津莉、許熙巍、蹇慶鳴、米曉燕;東南大學:江泓、高源、史宜;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任云英、李小龍;重慶大學:李和平、譚文勇;清華大學:吳維佳、趙亮、梁思思;同濟大學:耿慧志、劉冰、田寶江)和70多位同學參加了此次活動。
一、開幕式
2018年3月7日,“六校聯合畢業設計”開幕式在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鐘庭報告廳舉行。
本次開幕式由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副系主任耿慧志主持,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黨委書記彭震偉、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詳細規劃處副處長朱麗芳、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系主任楊貴慶先后致辭,他們對各校師生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學主管副院長孫彤宇、城市規劃系副系主任卓健、上海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一所的講座嘉賓楊文耀總工和陶英勝高工以及同濟大學的往屆指導教師代表(張松、黃建中、王駿)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上,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田寶江老師詳細介紹了本次畢業設計的基地情況和教學任務書,陶英勝高工和楊文耀總工兩位專家先后進行了《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編制創新與思考》和《虹橋商務區規劃演進》的專題講座。
耿慧志副系主任主持
朱麗芳副處長致辭
彭震偉書記致辭
楊貴慶系主任致辭
田寶江老師講解基地
陶英勝專家講座
楊文耀專家講座
二、調研和交流
從3月5日開始,六校師生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現場調研和交流。3月5日和6日各校分別組織了基地踏勘;3月7至9日,在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進行分組教學,撰寫調研報告;期間安排了混合編組的交流環節,增進了各校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六校師生混合分組交流
3月10日,六校調研階段的成果匯報在鐘庭報告廳舉行,田寶江和劉冰2位老師分別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交流。各個團隊各抒己見,在現狀分析和上位規劃解讀的基礎上,對可能的規劃方向進行了熱烈討論。在上午半場,同濟大學團隊以“未來城市、上海樣板”為目標,從功能、交通、生態三條主線對基地調研成果進行了解讀和分析;東南大學團隊從基地高端定位、歷史印跡、地域特色、人之去留等角度,提出了規劃的“虹橋四問”和相關思考;西安建筑大學團隊通過“目標-指標-策略-方案”的理性邏輯框架,提出了“對標卓越、一展‘虹’圖”的整體思路。在下午半場,重慶大學團隊立足未來“云享之城”的概念,從產業、人居、生活三個方面,提出了創智之境、綠韻之環、樂和之城的初步構想;清華大學團隊從城市-區域到基地尺度層層深入,提出了關于功能定位、中心體系、蘇州河道、生態價值、未來人群、交通聯系、新技術影響、特色印象的“虹橋八問”,并勾勒了“上海+”的總體設計方向;最后,天津大學團隊分析了基地面臨的產業、生態、生活“之困”,提出了虹橋的資源樞紐概念以及“虹吸長三角、橋納滬都心”的初步規劃目標。
各校學生匯報交流
匯報交流現場的氣氛十分活躍,各校團隊的報告精彩紛呈、各具特色,同學們從國際視野、時空格局、自然生態、技術人文等不同維度,對“大虹橋、新空間”的選題進行了開放性探索和切磋。指導教師對各校調研成果進行了精彩點評,并對后續工作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部分指導教師點評
至此,2018年城鄉規劃專業本科“六校聯合畢業設計”第一次集結活動圓滿結束。按照教學進度安排,六校師生將于4月19日再赴同濟大學進行中期匯報和交流。
部分教師合影
供稿:劉冰
照片:趙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