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怡
教授研究方向 城鄉/空間規劃理論與設計
研究領域 住房與社區規劃、城市更新設計與研究、城市社會學、城市空間治理、鄉村規劃,等.
相關鏈接: http://weibo.com/u/3761939980;“城鎮化城市人研究室”微信公眾號.
電子郵箱:huangyi@#eud.cn
學位教育
+2004年獲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博士學位.
1996年獲同濟大學建筑學碩士學位.
1993年獲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工學學士學位.
職業經歷
+2018年7-8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訪問學者.
2014年4月-2015年3月,上海市楊浦區規劃和土地管理局副局長(掛職).
2012年8-11月,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QUT)訪問學者.
2009年7-10月,美國加州大學圣迪戈分校(UCSD)訪問學者.
2007年,德國斯圖加特大學(Universit?t Stuttgart)訪問學者.
2007-2014年,《城市規劃學刊》“城鄉社區發展與住房建設”專欄主持.
2003年6-8月,德國柏林工業大學(TU Berlin)訪問學者.
1996年留校任教至今,歷任講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教授.
社會兼職
+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中國社會學會理事;中國社會學會城市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生態城市研究專委會委員;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會員;上海市建筑學會會員;上海浦東新區社區規劃導師,上海楊浦區社區規劃師;上海鄉村建筑師(崇明區).
主講課程
+本科生:城鄉規劃設計B(詳細規劃)、城鄉規劃原理D、畢業設計、城市認識實習,等.
研究生:社區規劃,Urban Society, Space and Planning/城市社會空間與規劃.
學術成果
+出版專著
黃怡. 社區規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21.(住建部土建類學科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
黃怡 譯,(美)菲利普?蘭登. 步行可及——創造大眾宜居的社區[M],上海:文匯出版社,2021.
黃怡 譯,(美)馬克?戈特迪納,雷·哈奇森. 新城市社會學(第4版)[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
黃怡 譯,(美)馬克?戈特迪納,雷·哈奇森. 新城市社會學(第3版)[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2011年上海圖書出版專項基金資助項目)
黃怡 譯,(英)彼得?霍爾,科林·沃德著. 社會城市[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黃怡. 城市社會分層與居住隔離[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6.(2006年上海重點圖書出版項目)
參著章節
黃怡,施欣妤,朱偉坤,等.《上海手冊:21世紀可持續發展指南?2021年度報告:城市可持續發展 以綠色低碳推動包容增長》,“第5章城市治理篇:綠色低碳、賦權平等的城市治理”案例,上海:商務印書館,2021.
黃怡,楊帆,李思漫.《上海手冊:21世紀可持續發展指南?2017年度報告?城市治理》,第3章 城市治理的問題與挑戰,上海:商務印書館,2017.
黃怡.《伊:CAUP的女教授們》,怡園絮語,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7.
黃怡.《中國城鎮化30年》,第5章 城市住房建設,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6.
黃怡.《全國注冊城市規劃師執業考試應試指南·相關知識》,建筑學部分(第三篇第一章第一-三節),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1.
參編標準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標準.《既有住區健康改造評價標準》T/CSUS08-2020(2020-11-13發布,2020-11-1施行).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標準.《既有住區全齡化配套設施更新技術導則》T/CSUS 19-2021(2021-7-22發布,2021-08-23施行).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標準.《既有城市住區環境更新技術標準》T/CECS 871-2021(2021-06-02發布,2021-11-01施行).
教研論文
城市更新背景下規劃與設計課程體系的適應性再構[C],新時代 新規劃 新教育——2019中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教育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9.
環境思維和城鄉規劃教育與實踐的反思[C], 新時代?新規劃?新教育——2018中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教育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8.
“雙一流”城市規劃國際化教育與全英語課程教學高地構建[C],上海市高校外國留學生英語授課課程與教學改革學術交流會論文,2017.
“新常態”下的城鄉規劃教育與UCL的啟示[C],城鄉包容性發展與規劃教育——2015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
英澳規劃院校的鄉村規劃教育與課程設置[C],美麗城鄉?永續規劃——2013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指導委員會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城市規劃全英語課程體系建設的若干問題[C],同濟大學雙語、全英語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3.
國際化教育中城市規劃全英語課程體系建設的探討[C],規劃一級學科 ? 教育一流人才——2011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指導委員會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歐洲規劃教育的新趨勢與啟迪[C],更好的規劃教育?更美的城市生活——2010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指導委員會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專業實踐入門探索:城市認識實習的教學研究[C],站點?2010-全國城市規劃專業基礎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住宅與社區”方向本科課程教學的思考[C],傳承與探索——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學文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科研論文
李光雨,黃怡. 后單位制時代單位社區治理轉型困境研究[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編.《面向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治理——2021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21.
黃怡. 社區公共藝術的日常空間實踐[J],上海城市規劃,2020/S.
李光雨,黃怡. 工礦社區的時空變遷及社區認同感探析[A],中國建筑口述史文庫(第四輯),同濟大學出版社,2021.
黃怡. 空間規劃,引領城市均衡發展[J],資源導刊,2020/10.
陳韻,黃怡(通訊作者). 工業地區更新的環境風險及其控制機制[J],上海城市規劃,2020/4:98-105.
黃怡,吳長福(通訊作者). 基于城市更新與治理的我國社區規劃探析[J],城市發展研究,2020/11.
黃怡. 高效響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關鍵規劃議題[J],上海城市規劃,2020/2.
黃怡. 城市精細化治理的內涵與社區立場[J],城市規劃學刊[J],2020/2.
黃怡,李光雨,鮑家旺,吳長福(通訊作者). 既有城市住區更新的功能提升與設施改造需求探析[J],時代建筑,2020/1.
黃怡,侯偉. 社區網絡視角下的中心城遷居特征探析[J],城鄉規劃,2019/6.
黃怡. 超大城市空間治理的價值、挑戰與策略[J],學術交流,2019/10.
侯偉,黃怡. 國內外城市內部遷居研究綜述[J],住宅科技,2019/6.
黃怡,張順豪,Jinia Sharmeen、朱曉宇. 遺產地的無障礙環境設計與建設——基于亞洲經驗的比較[J],建筑遺產,2018/4.
黃怡,朱曉宇. 城市老年人的日常活動特征及其感知的影響因素——以上海中心城社區為例[J],上海城市規劃,2018/6.
黃怡. 城市空間視角下的共享單車之困[J],鳳凰品城市,2017/11.
黃怡. 《中國城鎮化30年》導讀[J], 上海城市規劃,2017/5.
黃怡. 中國城市社會學研究的若干問題[J],城市規劃學刊,2016/2.
陳亮,黃怡. 垃圾填埋場用地的規劃修復與再生——基于慢發性技術災害視角的歐美案例研究[J],上海城市規劃,2016/1.
黃怡. 為民的規劃、協同的規劃、精準的規劃[J],城市規劃學刊,2016/1.
黃怡,陳亮,夏勝. 慢發性技術災害工業用地的規劃修復——基于美國工業用地修復實踐的研究[J],上海城市規劃,2015/6.
黃怡. 城市更新規劃中社區日常空間與歷史記憶——山東省滕州市接官巷歷史街區更新改造規劃實踐[A],社區?空間?治理——2015年同濟大學城市與社會國際論壇會議論文集,同濟大學出版社,2015.
黃怡,陳韻,張雅麗,杜潔莉. 慢發性技術災害層面的規劃實施評價[J],上海城市規劃,2015/5.
黃怡. 社區與社區規劃的時間維度[J],上海城市規劃,2015/4.
HUANG Yi. Placemaking Street under the Challenge of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 Keynote speech at Future of Places II, UN-Habitat, Buenos Aires,Argentina,Sept.1-3, 2015.
HUANG Yi. Stimulating Local Cultural Capital in Urban Renewal in the Global Era: A Case Study of Urban Renewal Planning of Jieguan Lane Project, Tengzhou[J],Global Urban Studiesク?ローハ?ル都市研究,8號,2015年8號.
黃怡,吳長福,謝振宇. 城市更新中地方文化資本的激活[J],城市規劃學刊,2015/2.
黃怡,吳長福,謝振宇. 城市更新規劃中社區日常空間與歷史記憶,《社區 空間 治理——2015年同濟大學城市與社會國際論壇會議論文集》[M],同濟大學出版社,2015.
黃怡,杜潔莉,陳韻,顧磊磊. 全球城市目標下的上海奧運會可行性初探[J],上海城市規劃,2014/6.
黃怡. 全球化、城鎮化與新城市女性夢想[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4/6.
黃怡. 全球化、城鎮化與新城市女性夢想[A],《婦女發展與婦女工作:2014年上海婦女理論研究成果匯編》,上海婦女聯合會編,2014.(此文獲2013年度上海市婦聯婦女兒童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黃怡. 性別視角下的城市創新氛圍[J],女性人才,2014年第9期.
城鄉規劃視角下的慢發性技術災害*——20世紀后半葉美國公共環境災害引發的規劃反思[J],上海城市規劃,2013/4.
黃怡. 性別關系視角下的大都市空間文化嬗變,《性別文化與婦女發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上海市社會學學會、上海市婦女學學會主辦,2012.
黃怡. 城鄉規劃視角下的災難社會學研究[A],《人文規劃?創意轉型——2012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指導委員會年會論文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HUANG Yi.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nd Public Housing Planning of Shanghai[C],Urban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urope and China: A Scientific Cross-perspective,Shanghai,March, 2021.
彼得?霍爾著,黃怡譯.城鎮、農村和城鎮-農村體:三磁體[J],時代建筑, 2011/5.
黃怡. 新城市社會學:1970年代以來西方城市社會學的范式轉變[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
黃怡、劉璟. 快速城鎮化進程中我國農村建筑文化式微之探[J],小城鎮建設,2011/11.
黃怡. 性別視角下創意城市的社會與空間[A],《女性?創意?城市——上海婦女理論研討會論文集》,2011.(此文獲2012年度上海市婦聯婦女兒童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黃怡、劉璟. 數字媒介與災后恢復重建規劃中的公眾參與[C],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光盤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編,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
黃怡、周儉. 大型社區的人口、住房、活力與公平——上海大型社區規劃理念與策略的社會學思考[J],時代建筑,2011/4.
周儉、黃怡. 營造城市大型居住社區的多樣性[J],上海城市規劃,2011/3.
黃怡、劉璟. 北美農村社區規劃法規體系探析——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例[J],國際城市規劃,2011/3.
黃怡. 霍華德田園城市思想的解讀與啟示[J],成都房地產?巔峰,2010/01/02.
黃怡. 從田園城市到可持續的明日社會城市[J],城市規劃學刊,2009/4.
黃怡. 為風險社會規劃:應對不確定性、挑戰未來[J],城市規劃學刊,2007/6.
黃怡. 大都市核心區的社會空間隔離[J],城市規劃學刊,2006/3.
黃怡. 生態社區的主體與意識[A],生態城市的空間藝術——2006生態城市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
黃怡. 為人的城市——第8屆亞洲城市規劃院校大會會議議題綜述[J],城市規劃學刊,2006/2.
HUANG Yi. Toward Habitat Diversity:Revaluating University-staff-residences in Metropolis Shanghai[C],presented at the 2nd World Planning Schools Conference(WPSC), Mexico City,Mexico(2006.7.11-16).
HUANG Yi. Socio-spatial Segregation in Metropolitan Nuclei Areas: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Xilu Street, Shanghai[C],presented at the 8th APSA Conference,Penang,Malaysia(2005.9.11-14).
黃怡. 城市居住隔離的模式[J],城市規劃學刊,2005/2.
黃怡. 城市居住隔離的研究及其進程[J],城市規劃學刊,2004/5.
黃怡. 我國傳統居住環境與古典文化的互動[J],建筑師,2003/1.
黃怡. 居住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發展趨向及其對策[J],規劃師,2002/3.
黃怡. 住區環境的設計及建設[A], 高品味住宅小區研究與實例,廣東省房地產研究協會編,廣東省地圖出版社,2001.
黃怡. 讀Peter Hall 的《創造性城市與經濟發展》《國外城市規劃》,2001/4.
黃怡. 住宅產業化進程中的居住隔離[J],現代城市研究,2001/4.
黃怡. 住區環境的設計及建設[J],住宅科技,2000/7.
報紙文章
黃怡. 空間規劃,引領城市均衡發展[N],中國自然資源報(中央級),2020年10月29日第 3版(理論).
黃怡. 透過疫情大考探尋空間治理方向[N].中國自然資源報(中央級),2020年02月18日第 3版(理論).
黃怡. 公共空間治理與女性關懷[N],中國婦女報(中央級),2015年01月06日BI版.
黃怡. 從創新驅動戰略看城市創新氛圍與女性創新能力[N],中國婦女報(中央級),2014年10月28日BI版.
黃怡. 全球化與城鎮化交織進程中的新城市女性[N],中國婦女報(中央級),2014年7月22日BI版.
黃怡. 思考大都市生活的一個整合范式——戈特迪納與哈奇森的《新城市社會學》[N],同濟報,2011年11月5日,第324期第 4版.
黃怡. 攝影與規劃:愛好與職業——有感于金經昌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N],同濟報, 2011年1月15日,第305期第 4版.
獎勵獎項
+科研獎項
《世界級濱水區規劃建設指引研究,》,獲上海市決策咨詢獎三等獎(排名第3),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評審委員會,2019.12(排名第3)
《中國城鎮化的科學理性支撐關鍵-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城鎮化與村鎮建設動態監測關鍵技術〉綜述》,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排名第3)/獲2012年金經昌中國城市規劃優秀論文獎三等獎(排名第3),2012
《世博園區的模擬評價與布局推導技術創新及其規劃應用》,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9),上海市人民政府,2011.11
《基于模擬仿真的世博園區規劃設計關鍵技術》,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5),上海市人民政府,2010.11
教學獎項
同濟大學“基準方中獎教金”,2020
《汀洲煥浦-基于親自然理念的上海楊樹浦港地區城市設計》(張修寧,祝昀斌設計,干靚指導)獲第五屆“匯創青春”上海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展示活動優秀學生作品一等獎,2020.12
同濟大學“三林電梯獎教金”,2018
《匯流汀灣,全時活島》(吳怡穎、唐婧設計,干靚、童明、肖揚指導)獲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學科2018年城市設計課程作業評優一等獎,2018.09
《溯根城鄉,阡陌織錦》(姚詩雨、王雪妍設計,干靚、童明、卓健指導)獲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學科2017年城市設計課程作業評優一等獎,2017.09
《基于學科交叉研究的可持續智能城鎮化通識教育模式探索》,獲2017年同濟大學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排名第2),2017.09
《激發學生全程交互:智能規劃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獲2019年同濟大學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排名第3),2020.06
《提升綜合思辨能力的城市發展戰略創新教學》,獲2019年同濟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4),2020.06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三等獎,2017.06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我心目中的最可愛教師”,2017.05
《多學科協同的城市可持續發展通識課程教學探索——以同濟大學<可持續智能城鎮化>通識課為例》,獲2016年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教育年會優秀教學研究論文獎(排名第2),2016.09
《永續價值觀導向的生態智慧城市師生協同的創新教學體系》獲2015年同濟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5),2015.09
設計獎項
《上海世界級濱水區規劃建設導則研究》,獲2019年度上海市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二等獎(排名第5),上海市城市規劃行業協會,2020.04(排名第5)
科研和實踐項目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助”子課題“多系統規劃要素協同的韌性調節空間布局技術與關鍵變量關系模型”(課題編號: 2020YFB2103904-01),主持人,2020.10 -2023.09.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親自然城市理論框架與行動建議,主持人,2020.03-0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基于親自然感知及其復愈性提升的城市濱水區生態空間優化設計研究——以上海黃浦江兩岸為例”(批準號:51978477),主持人,2020.01-2023.12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2019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課題,“農林濕復合廊道空間結構優化與親自然游憩環境營造”(19DZ1203402),主要參與人,2019.10-2022.1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促進親自然體驗的城市濱水區環境營造策略研究——以上海黃浦江東岸地區為例”(18YJCZH031),主持人,2018.08-2021.07
同濟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交叉課題,22120180076,可持續發展導向的德國鄉村地方治理路徑研究,20萬,在研,聯合主持人,2018.03-2020.02
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城鄉體制的國際比較研究-德國”(建村[2017]65號),主持人,2017.06-2018.0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基于生物多樣性績效測評的高密度城鎮化地區生態空間格局優化研究”(批準號:51408426),主持人,2015.01-2017.12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協同減少長江發展足跡之‘水敏性城市’利益相關方有效參與機制研究”,主持人,2014.06-2015.04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國際綠色校園聯盟運行推廣機制研討”,主持人,2013.10-12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2017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課題,“超大城市韌性的理論體系與提升技術”(17DZ1203200),參與人,2017.10-2019.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上海近代城市生態環境史研究(1843-1949):時空演變、模式識別與機理表征”(項目編號:51778435),主要參與人,2018.01-2021.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城鄉工業用地空間績效評價及轉型更新機制研究”(項目編號:51778436),主要參與人,2018.01-2021.12
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生態文明建設若干戰略問題研究”(項目編號:2013-ZD-11)課題四“生態文明建設和新型城鎮化”,主要參與人,2013.01-2015.06
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課題,“上海城鄉建設與交通2030年發展研究”,主要參與人、課題報告執筆人,2012.03-2014.01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崇明島科技專項”課題,《崇明島生態規劃及其智慧設計研究》(課題編號:10DZ0583800),主要參與人,2010.10-2012.09
國家科技部 “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課題,《城市重大項目生態設計綜合技術集成研究及應用示范》(課題編號:2007BAC28B05),主要參與人、課題報告執筆人,2008.01-2011.12
國家科技部 “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課題,《城鄉動態監測技術集成研究》(課題編號:2006BAJ11B08),主要參與人,2007.01-2010.12
國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世博科技專項”課題,《世博會城市實驗區建設規劃關鍵技術研究》(課題編號:2006BAK13B02),主要參與人、課題報告執筆人,2007.09-2010.02
上海市科委“世博科技專項”,《世博會場館重要建筑規劃設計導則研究》(課題編號:05DZ05829),主要參與人、課題報告執筆人,2007.02-2008.01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專項課題,《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規劃建設三維仿真可視化控制管理系統》,主要參與人、課題報告執筆人,2006.08-2007.08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世博科技專項”課題,《2010世博會規劃建設全過程的控制管理》(課題編號:05DZ05830),主要參與人、課題報告執筆人,2006.01-2008.03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世博科技專項”課題,《世博園控溫降溫綜合技術研究》(課題編號:05DZ05831),主要參與人,負責基于控溫降溫的世博園規劃設計導則、課題報告執筆人,2006.01-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