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領域:智能規劃技術,城市空間結構,大數據,城市經濟學,未來城市
電子郵箱:yanlongxu@#edu.cn
學位教育
+2018.10-2019.11,新加坡-麻省理工研究聯盟(SMART)訪問交流
2017.09-2018.10,麻省理工學院城市研究與規劃系感知城市實驗室(SCL)訪問交流
2015.09-2020.03,同濟大學城鄉規劃學專業博士生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2012.09-2015.03,同濟大學城鄉規劃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2007.09-2012.06,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本科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職業經歷
+2021.01至今,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城市規劃系 助理教授
主講課程
+《規劃定量分析方法》
學術成果
+科研論文
晏龍旭, 涂鴻昌, 王德, 張尚武, 劉騮, 張雨迪, 張揚帆, 王勇. 基于深度學習的建筑識別技術在城市體檢中的應用[J].上海城市規劃, 2022 (01):39-46.
晏龍旭, 王德, 張尚武. 基于深度學習和高分辨率衛星影像的城市建設評估方法[P]. 上海市:CN112149594B,2022-08-09.
晏龍旭, 王德*, 張尚武, 殷振軒, 譚文墾. 國際大都市中心體系規劃的經驗與借鑒——基于五個案例城市的研究[J].國際城市規劃, 2022,37(02):88-96.
王德, 朱禮才淇, 晏龍旭. 移動網絡使用特征及其虛實空間聯動性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33(01):56-66+77.
YAN Longxu, WANG De*, ZHANG Shangwu, Carlo RATTI. Understanding urban centers in Shanghai with big data: Local and non-local function perspectives[J]. Cities, 2021, 113: 103156.
王德, 顧家煥, 晏龍旭. 一種將手機基站數據分配到周邊空間單元的方法[P]. 上海市:CN109743723B,2021-07-06.
YAN Longxu, LUO Xiao, ZHU Rui, Paolo SANTI, WANG Huizi, WANG De, ZHANG Shangwu, Carlo RATTI. Quantifying and Analyzing Traffic Emission Reductions from Ridesharing: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20,89:102629.
晏龍旭, 王德*, 張尚武. 城市中心體系研究的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J]. 地理科學進展. 2020,39(09):1576-1586.
晏龍旭, 任熙元, 王德*, Carlo Ratti. 范式轉換:共享機動性及規劃和治理響應[J]. 城市規劃學刊, 2019(4):63-69.
殷振軒, 王德*, 晏龍旭, 等. 重慶市中心城區生活中心的識別與評估[J]. 規劃師, 2019,35(07):77-83.
YAN Longxu, Fabio Duarte*, WANG De, ZHENG Siqi, Carlo RATTI.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air pollution on social activity in China using geotagged social media check-in data[J]. Cities. 2019, 91: 116-125. (doi.org/10.1016/j.cities.2 018.11.011 )
YANG Tianren, JIN Ying, YAN Longxu, PEI Pei*. Aspirations and realities of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Insights from multi-source data into the emerging urban form of Shanghai[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Urban Analytics and City Science. 2019, 46(7): 1264-1280. (doi.org/10.1177/2399808319864972)
?YAN Longxu, WANG De*, ZHANG Shangwu, XIE Dongcan. Evaluating the multi?scale patterns of jobs?residence balance and commuting time–cost using cellular signaling data: a case study in Shanghai [J]. Transportation. 2019, 46(3): 777-792. (doi.org/10.1007/s11116-018-9894-3)
謝棟燦, 王德*, 鐘煒菁, 晏龍旭. 上海市建成環境的評價與分析——基于手機信令數據的探索[J]. 城市規劃, 2018,42(10):97-108.
王德*, 顧家煥, 晏龍旭. 上海都市區邊界劃分——基于手機信令數據的探索[J]. 地理學報, 2018,73(10):1896-1909.
晏龍旭*. “均質化-再集聚”:互聯網影響下餐飲業空間布局新特征——基于上海內環開放數據的研究[J]. 城市規劃學刊, 2017(4):113-119.
鐘煒菁, 王德*, 謝棟燦, 晏龍旭. 上海市人口分布與空間活動的動態特征研究——基于手機信令數據的探索[J]. 地理研究, 2017,36(5):972-984.
晏龍旭, 張尚武, 王德*, 等. 上海城市生活中心體系的識別與評估[J]. 城市規劃學刊, 2016(6):65-71.
張尚武*, 晏龍旭, 王德, 等. 上海大都市地區空間結構優化的政策路徑探析——基于人口分布情景的分析方法[J]. 城市規劃學刊, 2015(6):12-19.
獎勵獎項
+科研獎項
《范式轉換:共享機動性及規劃和治理響應》,2019年獲第四屆金經昌中國城鄉規劃研究生論文競賽佳作獎(排名第1).
《“均質化-再集聚”:互聯網影響下餐飲業空間布局新特征——基于上海內環開放數據的研究》,2017年獲第三屆金經昌中國城鄉規劃研究生論文競賽優秀獎(排名第1).
《上海大都市地區空間結構優化的政策路徑探析——基于人口分布情景的分析方法》,2016年獲金經昌中國城市規劃優秀論文三等獎(排名第2).
設計獎項
晏龍旭(排名12/15),資源緊約束條件下的城市規模多情景預測與應對策略研究,上海市2040戰略專題研究成果二等獎,2016.
晏龍旭(排名15/15),基于指標體系的寶山區總體規劃實施評估與建成環境評價,2017年度上海市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2017.
科研和實踐項目
202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青年科學基金, “本地—非本地”理論視角下大都市中心體系的功能構成模式與相互作用機制研究:以上海為例(52208074),負責人
2022-2025,“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土空間優化與系統調控理論與方法”子課題,國土空間形流相生多系統協同調控理論(2022YFC3800801),負責人
2021 - , 同濟大學自主原創基礎研究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面向智慧共享出行的規劃決策支持系統研究:基于多源數據和共享圖模型的探索(22120210541),負責人
長三角城市群智能規劃協同創新中心、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課題,“基于深度學習和高精度衛星影像的建筑識別與變化評估方法研究”,負責人,2021-2022
蘇州工業園區蘇相合作區,“蘇相合作區人口與住房發展專題研究暨‘十四五’住房發展規劃”,負責人之一,2021-202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于空間績效情景模擬的城市布局方案評價方法研究”,參與,2020-202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于手機信令數據的居民行為空間結構與模式研究”,參與,2017-2020
同濟大學人居環境生態與節能聯合研究中心重點課題,“手機數據在城市空間分析中的應用”,參與,2015-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