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4h4rk"><p id="4h4rk"></p></delect>

  1. <delect id="4h4rk"><p id="4h4rk"></p></delect>

    1. <tt id="4h4rk"><p id="4h4rk"></p></tt>

    2. <mark id="4h4rk"><p id="4h4rk"></p></mark>

    3. <del id="4h4rk"><strike id="4h4rk"><address id="4h4rk"></address></strike></del>
            <tt id="4h4rk"></tt>

                1. 吳志強

                  教授、院士

                  學位教育

                  +
                  • 1988.04-1994.02,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博士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 1982.09-1985.05,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碩士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 1978.08-1982.07,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本科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職業經歷

                  +
                  • 2011.10-至今,任同濟大學  副校長

                  • 2009.09-2011.09,任同濟大學 校長助理

                  • 2010.11-2014.12,任2014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 總規劃師

                  • 2004.10-2010.10,任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園區總規劃師

                  • 2003.06-2009.08,任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院長

                  • 1996.06-2003.06,任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副院長

                  • 1996.11-1999.05,任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與建筑研究所 副所長

                  • 1994.02-1996.10,任德國環柏林城市與建筑研究所 主任研究員

                  • 1988.04-1994.02,任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所 講師(教職博士)

                  • 1985.05-1988.04,任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講師

                  社會兼職

                  +
                  • 2016.05-至今,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 副理事長

                  • 2015.03-至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城鄉規劃學學科評議組 第一召集人

                  • 2013.06-至今,美國建筑師學會會士院(Fellow of AIA)  榮譽會士(Hon. FAIA)

                  • 2010.09-至今,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IVA) 外籍院士

                  • 2010.03-至今,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專業委員會綠色校園學組 組長

                  • 2005.10-2013.10,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指導委員會 主任委員

                  • 2005.07-2007.07,亞洲規劃院校聯合會(APSA)主席

                  • 2005.03至今,《城市規劃學刊》編委會主任

                  • 2004.09-至今,中國城市規劃學會 副理事長

                  主講課程

                  +
                  • 吳志強編.《中國智能城市評價體系》,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年

                  • 吳志強主編.《青島世園會可持續規劃設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6年

                  • 鄒德慈主編,李曉江、吳志強副主編.《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研究—城鎮化發展空間規劃與合理布局研究》,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

                  • 車樂、吳志強著.《知識與生態空間互動論》,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年

                  • 吳志強主編.《上海世博會建設叢書:上海世博會規劃分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

                  • 吳志強主編.《上海世博會建設叢書:上海世博會景觀綠化分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

                  • 吳志強主編.《上海世博會精彩看亮(中、英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 吳志強主編.《上海世博會可持續規劃設計(中、英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

                  • 吳志強主編.《超越石油的城市》,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

                  • 吳志強主編.《2005/2006首屆Holcim可持續建筑大獎賽獲獎集》,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

                  • 吳志強、蔚芳著.《中國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評價體系》,科學出版社,2003年

                  • 吳志強著.《Globalisierung der Gro?st?dte um die Jahrtausendwende(千年紀之交的大都市的全球化)(德文)》,德國柏林ISR出版社,1994年教材

                  • 吳志強主編.中國綠色校園與綠色建筑知識普及教材《綠色校園與未來》(供小學低年級使用1、供小學高年級使用2、供初中起始年級使用3、供高中起始年級使用4、供大學全學段使用5》,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年

                  • 吳志強、李德華主編.《城市規劃原理(第四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

                  • 吳志強、吳承照主編.《城市旅游規劃原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

                  • 譯著

                  • 吳志強譯制組譯.《世界城市狀況報告2012/2013:城市的繁榮》,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4年

                  • 吳志強譯制組譯.《世界城市狀況報告2010/2011:彌合城市分化》,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

                  • 吳志強譯制組譯.《世界城市狀況報告2006/2007:千年發展目標和城市可持續化:構建人居計劃的30年》,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

                  • 吳志強譯制組譯.《世界城市狀況報告2004/2005:全球化與城市文化》,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

                  • 吳志強譯制組譯.《城市設計(上冊)-設計方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

                  • 吳志強譯制組譯.《城市設計(下冊)-設計建構》,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

                  • 吳志強譯制組譯.《城市土地使用規劃(原著第五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

                  • 吳志強譯制組譯.《和諧城市-世界城市狀況報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年

                  科研項目

                  +
                  1. 負責人,基于人工智能的呼吸健康影響評估研究(22120190204),來源:同濟大學2019年重點領域科學交叉重大項目,2019年8月-2021年7月

                  2. 負責人, 2019年城市、交通及健康研討會,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981260334), 2019年6月-2019年12月

                  3. 負責人,城市建成環境對肺癌患病的空間多層級效應研究,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871359), 2019年1月- 2022年12月

                  4. 負責人,面向公共健康的韌性雄安空間規劃與建設策略研究,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741039), 2017年11月- 2018年10月

                  5. 負責人,城市空間要素對呼吸健康的影響及規劃調控研究,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578384), 2016年1月-  2019年12月。

                  6. 負責人,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村鎮區域空間規劃與集約發展關鍵技術研究”,課題“村鎮區域集約發展決策支持系統開發”,第三子課題“村鎮區域集約發展優化技術及評價標準”

                  7. 負責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基礎研究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名稱:  創意產業集聚區與周邊社區互動發展機制及空間規劃原則研究:以上海為例

                  8. 負責人,2010年度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專項課題“國外發展戰略決策智庫叢書2010”——《城市研究手冊》——《社會卷第三卷》,編號:2010-Z-74-4。

                  9. 負責人,高速鐵路站點設置對周邊地區城鎮化的影響:基于京滬高鐵和武廣高鐵沿線38個城鎮的實證研究,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51008214),19萬,2011年1月-2012年12月

                  10. 負責人,高鐵站點對沿線城市空間結構的影響機制研究,來源: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課題(新教師類)(20100072120024),2011年1月-2013年12月

                  11. 負責人,世界城市日研究,來源: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科研項目,19.8萬元,2013年3月-2013年8 月

                  12. 負責人,上海市控制性詳細規劃評價研究,來源:同濟大學青年優秀人才培養行動計劃,2009年-2011年

                  13. 合作負責人(負責人:張庭偉),廣州CAZ和次級CAZ的產業結構及空間布局研究,來源:廣州市城市規劃管理局,2008年-2009年

                  14. 合作負責人(負責人:張庭偉),芝加哥混合土地使用研究(Chicago Land Use Mix Analysis),來源:美國伊利諾大學大都市研究所,2008年-2009年

                  15. 分課題負責人(負責人:唐子來),后世博上海城市戰略規劃研究——從世界經濟中心城市發展看上海城市未來發展規劃戰略,來源: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2010年

                  16. 核心成員(負責人:吳志強),城鎮化與村鎮建設動態監測關鍵技術研究,第8課題:城鄉動態監控技術集成研究,來源:“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009年到2010年

                  17. 核心成員,芝加哥大都市區城市規劃署社區調查與規劃(Full Circle Community Survey and Planning),主要參與人,來源:麥克阿瑟基金會,2005年-2009年

                  18. 核心成員,2040芝加哥區域綜合規劃,城市設計戰略研究,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分析(2040 Comprehensive Planning, Urban Design Strategy,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Analysis),來源:芝加哥大都市區城市規劃署,2008年

                  19. 核心成員,芝加哥南部地區Calumet河濱水地區經濟走廊發展研究(Chicago Calumet River Corridor Economic Development),主要參與人,來源:芝加哥南部市長聯合會,2007年,

                  20. 核心成員,芝加哥單層獨立式別墅調查研究(Chicago Bungalow Investigation: Chicago Lawn Neighborhood),來源:麥克阿瑟基金會,2006年

                  21. 核心成員,芝加哥社區空置地塊開發研究(Chicago Vacancy Analysis: West Garfield Park and Austin Neighborhoods),來源:麥克阿瑟基金會,2006年

                  論文指導

                  +

                  指導博士論文

                  2015年畢業

                  • 仇勇懿《創意階層視角下的城市空間運行理論—基于大數據方法的上海創意互動空間成長模式和空間疊合模式研究》

                  • 劉朝暉《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城市規劃思想轉型》

                  • 趙艷莉《城市規劃決策咨詢作用機制研究—作為政策的城市規劃有效運行機制解析》,擔任副導師

                  • 2013年畢業

                  • 鄒子敬《建筑設計中的城市策略研究—城市建筑“隱性”任務書》

                  • 蘇運升《新能源城市—設計建造運營機制研究》

                  • 劉海濤《關于水體與城市的共生理論研究》

                  2012年畢業

                  • 車  樂《知識與生態關聯視角下的城市空間發展研究》

                  2010年畢業

                  • 楊迎旭《城市空間要素對發展中國家全球城市發展的作用機制研究》

                  • 楊  燕《可持續城市發展的轉型:驅動力、指標和進程》,擔任副導師

                  • 2009年畢業

                  • 鄧雪?《中國城市永續發展的狀態、分布與演變研究》

                  • 張曉云《全球化背景下遼中城市群的邊緣與結構理論研究》

                  • 王建軍《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軌跡特征研究—基于Logistic增長模型的跨國分析》

                  • 2008年畢業

                  • 王  偉《中國三大城市群空間結構及其集合能效研究》

                  • 周建軍《轉型期中國城市規劃管理職能研究》

                  2007年畢業

                  • 姜  濤《西歐1990年代空間戰略性規劃(SSP)研究-案例、形成機制與范式特征》

                  • 史  舸《十九世紀以來西方城市規劃經典理論思想的客體類型演變-基于文獻統計》

                  • 朱  ?《從生命特征視角認識城市及其演進規律的研究》

                  • 周  婕《大城市邊緣區理論及對策研究-武漢市實證分析》

                  • 王保森《社會空間視角下的廣州大學城和諧發展研究》

                  • 李  昕《以戰略性項目建構和諧城市的控制研究》

                  • 朱  嶸《試論城市設計的戰略性—應對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的城市設計研究》

                  2005年畢業

                  • 楊  帆《城市規劃的政治分析》,擔任副導師

                  • 楊戌標《城市形象與城市競爭力關系的理論研究》

                  2003年畢業

                  • 曲翠松《論中國與德國高層建筑混合使用的比較研究—中國經驗傳播的可能性》,擔任副導師

                  2002年畢業

                  • 婁永琪《主體心態對居住形態的影響研究:以長江三角洲農民心態及農村居住形態為例》,擔任副導師

                  2001年畢業

                  • 戴頌華《中西居住形態比較研究-源流、交融與演進》,擔任副導師

                  指導碩士論文

                  2016屆

                  • 林嘉穎《大都市創新集聚區的策略設計研究——基于OECD 和UN-habitat 的實踐案例的創新策略要素分析》

                  • 劉冠鵬《德國城鎮化進程中生態代價的時空特征研究》

                  • 湯嶺嶺《智慧城市背景下的人與城市的景觀交互設計》

                  • 楊天人《美國城市規劃院校2000-2014年研究動態》

                  • 葉啟明《基于多源開放數據的歐洲城市規劃知識網絡研究》

                  • 張裕錦《工業遺產再生設計方法研究》

                  • 趙  倩《歐洲生態改建項目設計方法研究》

                  2015屆

                  • 甘  惟《基于反饋的城市設計智能化技術與方法研究》

                  • 俞  晶《德國智慧城市機構的組織模式研究》

                  • 姚  放《歐洲大學智慧城市協同創新聯盟研究》

                  • 嚴  娟《以當代中德設計院校發展比較研究—以中德20所設計院校為例》

                  • 孔翎聿《歐洲智慧城市技術演進研究》

                  2014屆

                  • 韓  婧《微博熱點與城市空間形態相互關系研究》

                  • 陸容立《歐洲智慧城市實踐中的主體互動關系研究》

                  • 莊  超《智慧旅游產品的創新設計研究—基于滄州城市規劃案例》

                  • 馬君杰《數據信息可視化設計在智慧校園系統中的應用研究—以同濟大學為例》

                  • 胥星靜《歐洲生態城市建設對崇明生態島發展的應用研究》

                  2013屆

                  • 王建立《創意型企業協作城區服務系統的設計研究》

                  • 王思成《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對維也納城市的藝術與設計發展及創意產業的影響》

                  • 柏  ?《歐洲智慧城市應用技術研究—類型、選擇與評價》

                  • 陳衛龍《上海世博會場館所展示生態技術的分析研究》

                  • 索  超《環同濟知識經濟圈智慧網建設路徑研究》

                  • 車潔?《德國城市低碳策略及其空間影響研究》

                  2012屆

                  • 呂  薈《德國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技術方法類型研究》

                  • 趙  輝《轉型期政策導向下市屬規劃院發展再思考-基于沈陽發展的實證研究》

                  • 錢  川《柏林與上海創意設計產業集群空間模式比較研究-以夏洛滕堡地區與環同濟地區為例》

                  • 孫江寧《崇明島生態指標體系分析及趨勢預測研究》

                  2011屆

                  • 陳秋林《從2010年上海世博會各國家館展示內容對當今城市問題的梳理研究》

                  • 徐  靚《柏林創意產業集聚區塑造對城市局部空間影響研究》

                  2010屆

                  • 陳錦清《生態地向的城市水體規劃設計方法梳理與應用》

                  • 陳  浩《柏林城市更新項目中的生態策略研究》

                  • 李彥方《德國城市防洪體系中的生態規劃研究》

                  • 楊  婷 《2000年后的歐洲城市街區生態改造技術類型研究》

                  • 葉鐘楠《基于風環境優化的城市地塊空間形態設計》

                  • 申碩璞《低硫導向的沈陽蒲河島節能規劃研究》

                  2009屆

                  • 李世慶《柏林與上海城市項目空間實施績效的比較研究-以柏林波茨坦廣場和上海聯洋社區等為例》

                  • 馬春慶《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因子的空間回歸分析研究》

                  • 曾 悅《跨國公司在華機構布局特征研究》

                  • 陳衛杰《上海世博會對浦東周邊地區的空間發展影響研究》

                  • 張林軍《城市規劃設計中計算機生態模擬技術運用的評價與優化》

                  • 朱曉玲《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案例展示的公眾吸引力研究》

                  • 宋雯?《城市重大項目適宜生態技術的分類、選擇和集成研究—以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為例》

                  <delect id="4h4rk"><p id="4h4rk"></p></delect>

                  1. <delect id="4h4rk"><p id="4h4rk"></p></delect>

                    1. <tt id="4h4rk"><p id="4h4rk"></p></tt>

                    2. <mark id="4h4rk"><p id="4h4rk"></p></mark>

                    3. <del id="4h4rk"><strike id="4h4rk"><address id="4h4rk"></address></strike></del>
                            <tt id="4h4rk"></tt>

                                1.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