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城市發展戰略與規劃
郵箱:wanglan@#edu.cn
學位教育
+城市規劃與政策哲學博士(2004年8月-2009年8月)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城市規劃和公共事務學院,城市規劃與政策系
城市規劃與設計碩士(1999年2月-2002年3月)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
工學學士(1994年9月-1999年7月)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 城市規劃
職業經歷
+教授(2016年12月至今):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
副教授(2011年12月-2016年12月):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
講講師(2009年8月-2011年11月):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
院長助理(2014年7月至今):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研究員(2005年8月-2009年6月):芝加哥大都市區城市規劃署(Chicago Metropolitan Agency for Planning)
社會兼職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健康城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秘書長(2018年至今)
中國地理學會地理模型與地理信息分析專業委員會委員(2018年至今)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城市治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8年至今)
同濟大學-亞洲發展銀行城市知識中心執行副主任(2011年至今)
世界銀行城市特聘研究員(2013年至今)
亞洲發展銀行高級城市發展專家(2010年至今)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工程咨詢專家
同濟大學高密度人居環境生態與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同濟大學-IBM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城市發展教授(2011年至今)
柳葉刀中國健康城市委員會委員(2019年至今)
國際城市規劃《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編委(2019年至今),海外編輯(2004年-2009年)
城鎮化發展《Urbanization Development》,編委(2012年至今)
城市規劃學刊《Urban Planning Forum》,專欄編輯(2009年至今)
英國城市政策與規劃國際《城市(Cities)》審稿人(2010年-2012年)
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審稿人(2015年至今)
城鎮規劃評論《Town Planning Review》審稿人(2015年至今)
交通政策與規劃《Transportation Policy and Planning》審稿人(2015年至今)
規劃理論《Planning Theory》審稿人(2014年至今)
美國規劃師協會成員(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APA)
國際中國規劃協會成員(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Planning, IACP)
美國規劃女教授聯合會成員(Faculty Women's Interest Group, FWIG)
主講課程
+研究生:城市發展戰略與政策、中美城市發展比較
本科:修建性詳細規劃
學術成果
+著作
王蘭(譯),Jason Corburn(著),《邁向健康城市》,同濟大學出版社,2019年10月
王蘭、顧浩(著),Studies on High-speed Rail New Tow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Publisher: Springer and Tongji Press,2019年6月
張冠增,王蘭(著),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Other East Asian Countries,Publisher: Springer and Tongji Press,2019年1月
王蘭,Stefan Rau(主編),《中國新城與新區規劃與實施(New Town and New District in China: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同濟大學出版社,2018年5月
王蘭等(著),Walkable Cities in High Density China: Livabl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同濟大學出版社,2017年9月
王蘭等(著),《高鐵新城規劃與開發研究》,同濟大學出版社,2016年9月
張冠增,王蘭(編著),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Other East Asian Countries,985全英文教材,同濟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彭震偉、孫施文、王蘭等(編著),《中國城鎮化三十年》,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年12月
張庭偉,王蘭(著),《從CBD到CAZ:城市多元經濟發展的空間需求與規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年3月
王蘭等(著),《健康城市規劃與設計》,健康城市系列叢書,同濟大學出版社,2020年(即將出版)
王蘭等(著),《健康社區規劃》,健康城市系列叢書,同濟大學出版社,2020年(即將出版)
王蘭,鄭德高,吳志強(著),《戰略規劃理論與方法》,城市規劃專業國家級十二五教材,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即將出版
著作章節
王蘭,健康環境篇,“健康中國”戰略推進下的健康城市規劃核心內容建構,《健康城市藍皮書:中國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19)》,主編:王鴻春、盛繼洪,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11月
王蘭、蔡純婷、蔣放芳,第五章第四節: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閔行區段健康影響評價,《健康影響評價理論與實踐研究》,主編: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中國環境出版集團,2019年10月
Lan Wang, Section 2: Planning for urban visions: the case of the Shanghai 2040 Master Plan , Handbook on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Edited by Rap Yep, June Wang, Thomas Johns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January 2019
王蘭,理念篇9:健康城市規劃:回歸與提升,《品質規劃》,主編:孫施文,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8年11月
Lan Wang, Chapter 6: Shanghai: Regenerating a Historic Neighborhood through Commercial Development, Regenerating Urban Land: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Leveraging Private Investment, Edited by Rana Amirtahmasebi, Mariana Orloff, Sameh Wahba and Andrew Altman, World bank press, May 2016
王蘭,第四部分:城市政策、管理和經濟,《城市讀本(中文版)》,主編Richard T. LeGates, Frederic Stout, 張庭偉、田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年
學術論文
劉璐、王蘭(通信作者),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上海市發熱門診空間分布研究,上海城市規劃,2020年第2期
王蘭、李瀟天、楊曉明,健康融入15分鐘社區生活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社區應對,規劃師,2020年第6期
干靚、楊偉光、王蘭(通信作者),不同健康影響路徑下的城市綠地空間特征,風景園林,2020,27(4):95-100.
王蘭、劉璐,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醫療衛生設施現狀與國際比較,科技導報,2020年第38卷第4期
王蘭、蔣希冀,2019年健康城市研究與實踐熱點回眸,科技導報,2020年第38卷第3期
Lan Wang , Rui Chen, Wenyao Sun, Xiaoming Yang, Xinhu Li, Impact of High-Density Urban Built Environment 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Case Study of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SCI),30 December2019
楊秀、余齡敏、趙秀峰、王蘭(通信作者),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鄉村發展潛力評估、分類與規劃引導,規劃師,2019年第19期
顧浩、周楷宸、王蘭(通信作者),基于健康視角的步行指數評價優化研究: 以上海市靜安區為例,國際城市規劃,2019年第5期
楊秀、王勁峰、類延輝、王蘭(通信作者),城市層面簡稱環境要素影響肺癌發病水平的關系探析:以126個地級市數據為例,城市發展研究,2019年第7期
王蘭、周楷宸,健康公平視角下社區體育設施分布績效評價——以上海市中心城區為例,西部人居環境學刊,2019年第2期
Lan Wang , Wenyao Sun , Kaichen Zhou , Minlu Zhang , Pingping Bao , Spatial Analysis of Built Environment Risk for Respiratory Health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Urban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SCI),24 April 2019
王蘭、邱松、廖舒文,創意產業園區周邊紳士化:基于上海案例的實證研究,現代城市研究,2019年第2期
王蘭、張雅蘭、邱明、王敏,以體力活動多樣性為導向的城市綠地空間設計優化策略,中國園林,2019年第1期
孫文堯,王蘭(通信作者)(譯), 安·福賽思(著),健康城市的循證實踐:變化世界中的挑戰,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2018,10(4):1-15
王蘭、孫文堯、古佳玉,健康導向城市設計的方法建構及實踐探索——以上海市黃浦區為例,城市規劃學刊,2018年第5期
王蘭、王靜、徐望悅,城市空間品質評估及優化,城市問題,2018年第7期
王蘭、蔣希冀、孫文堯、趙曉菁、唐健,城市建成環境對呼吸健康的影響及規劃策略——以上海某城區為例,城市規劃,2018年第6期
Wangyue Xu, Xiaojing Zhao, Lan Wang (Corresponding author), Impact of Built Environment on Respiratory Health: An Empirical study, Nano LIFE, Vol. 8, No.2, 2018
Bin Jiang, Jielin Chen, Lan Wang ,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Due to Stress Arisen from Social Risk Factors: A Synopsis and Prospectiveness, Nano LIFE, 8 May 2018
王蘭、廖舒文、王敏,影響呼吸系統健康的城市綠地空間要素研究——以上海市某中心區為例,城市建筑,2018年第3期
吳瑩、王蘭(通信作者),城市化進程中的“村改居”社區規劃設計優化探索——基于31個社區空間特征和評價調研,城市規劃學刊,2018年第2期
徐望悅、王蘭(通信作者),呼吸健康導向的健康社區設計探索——基于上海兩個社區的模擬辨析,新建筑,2018年第2期
Lan Wang, Shuwen Liao, Xiaojing Zhao, Exploration of Approaches and Factors for Healthy City Planning,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Vol.27,No.1,2018
張雅蘭、王蘭(通信作者),城市重大項目規劃的綜合影響評估:案例分析與應用探討,上海城市規劃,2017年第6期
張雅蘭、蔡純婷、王蘭(通信作者),城市再開發中健康影響評估的應用——以美國亞特蘭大市環線復興項目為例,規劃師,2017年第11期
劉子祺、孫文堯、王蘭(通訊作者),北美城市規劃教育評估標準辨析及其啟示,城市建筑,2017年第10期
張雅蘭、王蘭(通信作者),健康導向的規劃設計導則探索:基于紐約和洛杉磯的經驗,南方建筑,2017年第4期
孫文堯、王蘭(通信作者)、趙鋼、劉剛、干靚,健康社區規劃理念與實踐初探——以成都市中和舊城更新規劃為例,上海城市規劃,2017年第3期
王蘭、蔡純婷、曹康,美國費城城市復興項目中的健康影響評估,國際城市規劃,2017年第5期
王蘭、趙曉菁、蔣希冀、唐健,顆粒物分布視角下的健康城市規劃研究:理論框架與實證方法,城市規劃,2016年第9期
Lan Wang, Xiaojing Zhao, Wangyue Xu, Jiang Tang, Xiji Jiang(2016),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Lung Cancer and Urban Spatial Factor: Based on Survey in Shanghai,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 (SCI), Vol.8
王蘭、Catherine Ross,健康城市規劃與評估:興起與趨勢,國際城市規劃,2016年第4期
王蘭、廖舒文、趙曉菁,健康城市規劃路徑與要素辨析,國際城市規劃,2016年第4期
王蘭、吳志強、邱松,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創意社區規劃:基于創意階層和居民空間需求研究,城市規劃學刊,2016年第4期
王蘭、蔣希冀、陳偉勇,基于空間需求的功能規劃思路與方法,規劃師,2016年第4期
王蘭、劉剛、邱松、布倫特·D·瑞安,紐約的全球城市發展戰略與規劃,國際城市規劃,2015年第4期
王蘭、葉啟明、蔣希冀,邁向全球城市區域發展的芝加哥戰略規劃,國際城市規劃,2015年第4期
王蘭,顧浩,京滬高鐵站點選址及其所在城市發展解析,中國科技論文,2015年第7期
王蘭、王燦、陳晨、顧浩,高鐵站點周邊地區的發展與規劃——基于京滬高鐵的實證分析,城市規劃學刊,2014年第4期,總第217期
吳志強、王蘭,2013年城市規劃教育的發展,中國城市規劃發展報告(2012-2013),2014年,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劉剛, 王蘭,烏鎮文化旅游開發中的歷史保護與再利用思辨,時代建筑,30-33頁,2014年第1期
王蘭、蔣希冀,中美縣級政府機構設置與規劃職能解析:以伊利諾州庫克縣和四川省天府新區為例,國際城市規劃年度會議論文集,2014年
Wang L., and Charles Hoch (2013). Pragmatic Rational Planning: Comparing Shanghai and Chicago, Planning Theory. 12(4) 369–390
唐子來、王蘭(通信作者),城市轉型規劃與機制:國際經驗思考,國際城市規劃,2013年第6期
王蘭,紐約城市轉型發展與多元規劃,國際城市規劃,2013年第6期
王蘭、顧浩,匹茲堡中心城區轉型的過程及其規劃,國際城市規劃,2013年第6期
王靜、王蘭(通信作者)、Paul Blanke-Bartz,德國魯爾區城市的轉型:多特蒙德和艾森的經驗,國際城市規劃,2013年第6期
吳志強、劉朝暉、王蘭,2012年城市規劃教育的發展,中國城市規劃發展報告(2011-2012),2013年,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王蘭、劉剛,閱讀城市:一門城市規劃入門方法課程的探討,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指導委員會年會文集,56頁-60頁,武漢,2012年9月
吳志強、王蘭等,中國城鎮化的科學理性支撐關鍵——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城鎮化與村鎮建設動態監測關鍵技術》綜述,城市規劃學刊,2011年第4期
王蘭,劉剛,上海和芝加哥中心城區的鄰里再開發模式及規劃——基于兩個案例的比較,城市規劃學刊,2011年第4期
王蘭,高速鐵路對城市空間影響的研究框架及實證,規劃師,2011年7月,總187期 第27卷
王蘭,城市規劃編制體系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機制:芝加哥和上海的比較,城市規劃學刊,2011年第2期
Wang L, Kundu R, Chen XM, Building for What and Whom? New Town Development as Planned Suburbanization in China and India, Research in Urban Sociology, Volume 10: Suburbanization in Global Society, pp. 319 – 345, 2010
Chen XM, Wang L, Kundu R, Localizing the Production of Global Cities: A Comparison of New Town Developments Around the Mega-cities of Kolkata, India and Shanghai, China, City & Community,Vol. 8 Issue 4, p433-465, 33p, 2009
王蘭,參與式教學:一種國際化城市規劃教學方,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指導委員會年會文集,2010年9月
王蘭,規劃評價:過程和成果,國際城市規劃,2009年第6期
劉剛、王蘭,協作式規劃評價指標及芝加哥大都市區框架規劃評析,國際城市規劃,2009年第6期
王蘭、葉賽,評估環境公正的方法——美國12898號行政命令的實施方法(Methods for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Justice-Approaches to Implementing U.S. Executive Order 12898),翻譯自Donald Miller著英文文章,國際城市規劃,2009年第6期
王蘭、劉剛,20世紀下半葉美國城市更新中的角色關系變遷,國際城市規劃,2007年,第4期
胡憶東、王蘭,《稅收增額融資制度是否能提高城市產業和物業價值》(Does Tax Increment Financing Raise Urban Industrial Property Values?),翻譯自Rachel Weber等著英文文章,國外城市規劃,2006年第4期
王蘭,建立在優勢之上:城市鄰里在可持續發展中的角色(Building on Strength: the Role of Urban Neighborhood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翻譯自John Friedmannm英文文章,國外城市規劃,2005年第5期
王蘭、劉剛,全球化和中國城市社會,國外城市規劃,2005年第5期
王蘭,大尺度可持續城市發展:從紐約到洛杉磯的經驗,翻譯自E. Blakely和A. Kalamaros英文文章,國外城市規劃,2003年第6期
王蘭、張雯,浦東老年公寓研究,東方建設,2001年5月期
王蘭、吳志強,中國城市規劃管理加入WTO后面對的挑戰,規劃師,2000年4月期
科研項目
+負責人,基于人工智能的呼吸健康影響評估研究(22120190204),來源:同濟大學2019年重點領域科學交叉重大項目,2019年8月-2021年7月
負責人, 2019年城市、交通及健康研討會,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981260334), 2019年6月-2019年12月
負責人,城市建成環境對肺癌患病的空間多層級效應研究,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871359), 2019年1月- 2022年12月
負責人,面向公共健康的韌性雄安空間規劃與建設策略研究,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741039), 2017年11月- 2018年10月
負責人,城市空間要素對呼吸健康的影響及規劃調控研究,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578384), 2016年1月- 2019年12月。
負責人,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村鎮區域空間規劃與集約發展關鍵技術研究”,課題“村鎮區域集約發展決策支持系統開發”,第三子課題“村鎮區域集約發展優化技術及評價標準”
負責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基礎研究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名稱: 創意產業集聚區與周邊社區互動發展機制及空間規劃原則研究:以上海為例
負責人,2010年度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專項課題“國外發展戰略決策智庫叢書2010”——《城市研究手冊》——《社會卷第三卷》,編號:2010-Z-74-4。
負責人,高速鐵路站點設置對周邊地區城鎮化的影響:基于京滬高鐵和武廣高鐵沿線38個城鎮的實證研究,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51008214),19萬,2011年1月-2012年12月
負責人,高鐵站點對沿線城市空間結構的影響機制研究,來源: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課題(新教師類)(20100072120024),2011年1月-2013年12月
負責人,世界城市日研究,來源: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科研項目,19.8萬元,2013年3月-2013年8 月
負責人,上海市控制性詳細規劃評價研究,來源:同濟大學青年優秀人才培養行動計劃,2009年-2011年
合作負責人(負責人:張庭偉),廣州CAZ和次級CAZ的產業結構及空間布局研究,來源:廣州市城市規劃管理局,2008年-2009年
合作負責人(負責人:張庭偉),芝加哥混合土地使用研究(Chicago Land Use Mix Analysis),來源:美國伊利諾大學大都市研究所,2008年-2009年
分課題負責人(負責人:唐子來),后世博上海城市戰略規劃研究——從世界經濟中心城市發展看上海城市未來發展規劃戰略,來源: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2010年
核心成員(負責人:吳志強),城鎮化與村鎮建設動態監測關鍵技術研究,第8課題:城鄉動態監控技術集成研究,來源:“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009年到2010年
核心成員,芝加哥大都市區城市規劃署社區調查與規劃(Full Circle Community Survey and Planning),主要參與人,來源:麥克阿瑟基金會,2005年-2009年
核心成員,2040芝加哥區域綜合規劃,城市設計戰略研究,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分析(2040 Comprehensive Planning, Urban Design Strategy,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Analysis),來源:芝加哥大都市區城市規劃署,2008年
核心成員,芝加哥南部地區Calumet河濱水地區經濟走廊發展研究(Chicago Calumet River Corridor Economic Development),主要參與人,來源:芝加哥南部市長聯合會,2007年,
核心成員,芝加哥單層獨立式別墅調查研究(Chicago Bungalow Investigation: Chicago Lawn Neighborhood),來源:麥克阿瑟基金會,2006年
核心成員,芝加哥社區空置地塊開發研究(Chicago Vacancy Analysis: West Garfield Park and Austin Neighborhoods),來源:麥克阿瑟基金會,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