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領域:住房與社區研究、城鄉歷史與遺產保護、城市更新、中歐城市比較,等
電子郵箱:yangchen@#edu.cn
學位教育
+2006.10-2012.10,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EHESS) 城市研究博士
2004.09-2007.07,法國南特國立高等建筑學院(ENSAN)法國國家職業建筑師DPLG文憑
2001.09-2003.10,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5.09-2000.06,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本科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職業經歷
+2021.12至今,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優化空間技術實驗室·住房與人居環境治理分實驗中心負責人
2020.09-2021.09,上海市虹口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掛職)
2019.09-2020.08,上海市虹口區建設和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掛職)
2017.12至今,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城市規劃系 副教授 博士生導師
2013.03-2017.12,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城市規劃系 講師
社會兼職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國外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青年委員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歷史文化名城委員會歷史街區學部副秘書長
上海市人類居住科學研究會理事
成都市成華區社區規劃導師(2018年至今)、成都市青白江區社區規劃導師(2018年至今),上海市楊浦區延吉街道社區規劃師(2021年)
《城市規劃學刊》“住房與社區發展”專欄編輯
法國近代現代中國研究中心(CECMC)聯合研究員
國際古跡遺址保護協會(ICOMOS)會員,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ICOMOS China)會員
《城市規劃學刊》、《國際城市規劃》、《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城市規劃》(英文版)、《建成遺產(Built Heritage)》(英文版)期刊審稿人
主講課程
+本科:城市社會學,城市設計,修建性詳細規劃
研究生:城市歷史遺產保護、Urban Culture Society and Space(英文)
學術成果
+出版專著
楊辰,從模范社區到紀念地:一個工人新村的變遷史[M].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9年9月,28萬字.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主編,城鄉規劃學科技術路線圖[M].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年12月,36萬字。領銜專家
教研論文
楊辰,劉超. 社會調查方法在城市設計教學中的應用,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年會論文集“協同規劃,創新教育”,2019:323-329.
楊辰,卓健. 以空間訓練為核心——法國凡爾賽高等建筑學院城市設計教學經驗,2017年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年會論文集“地域.民族.特色”,2017:233-239.
日常生活中的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規劃本科三年級教學隨筆,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年會論文集“新型城鎮化與城鄉規劃教育”,2015:159-162.
科研論文
楊辰,面向特大城市治理的社區規劃方法[J]. 國際城市規劃,2021(6):10-12.
Francoise GED, YANG Chen, Caoyang Xincun, Shanghai 1951-2012, construction, mutations et patrimonialisation d’une ancienne cité ouvrière modèle. dans l’ouvrage collectif, “Entre deux barres”, Publications de l’Université de Saint-Etienne. 2021.
楊辰,賈姍姍,周儉,均衡發展:法國國土空間規劃法制體系建設的歷程與經驗[J]. 規劃師,2021(2):77-83.
楊辰,辛蕾,田豐,基于社會網絡理論的社區更新評估——以上海寶山區顧村大居為例[J]. 城市規劃,2021(2):109-115.
趙蔚,楊辰*,城市老舊住區適老化改造的需求、實施困境與規劃對策——內生動力與外力介入的協同治理探討[J]. 住宅科技,2020(12):27-34.
楊辰,棋行厚勢間——游走在政策、市場和技術規范中的高目集合住宅研究與實踐[J]. 時代建筑,2020(6):58-61.
Miguel Elosua, Fran?oise Ged and YANG Chen. Logements sociaux à Chongqing et à Shanghai:Corollaires de l‘urbanisation rurale et de la financiarisation foncière[J].Les Cahiers de la recherche architecturale, urbaine et paysagère,2020(8)(https://doi.org/10.4000/craup.5178)
陳晨,楊辰*,賈正哲,基于跨國電視媒體視角的全球城市文化網絡研究[J].國際城市規劃(網絡首發,2020-03-16)
楊辰,辛蕾,曹楊新村社區更新的社會績效評估——基于社會網絡分析方法[J]. 城鄉規劃,2020(1):20-28.
楊辰,辛蕾,蘭蓓,肖剛,趙蔚,超大城市治理的“社區”路徑——《成都市城鄉社區發展規劃(2018—2035)》的編制與思考[J]. 城市規劃學刊,2020(1):114-121.
Yang Chen, Xin Lei. Du grand ensemble a la nouvelle cité (Shanghai-Gucun)[J]. Tous Urbains, 2019(9), n°27-28, p.96-98.
楊辰,王茜,周儉,環境保護與地區發展的平衡之道——法國的大區自然公園制度與實踐[J]. 規劃師,2019(17):36-43.
楊辰,殷冰倩,法國社區建設中的地方民主與實踐[J]. 北京規劃建設,2018(5):67-72.
陳雨露,李京生,楊辰*,秦夢迪,德國小城鎮收縮研究——以薩克森州為例[J].小城鎮建設,2018(11):43-55.
樂慧英,高薇薇,梁歡,孫瀟,楊辰*,古鎮開發中民俗文化節的轉型與發展——上海三林鎮圣堂廟會調查[J]. 城市治理研究,2017(第二卷):68-81.
秦夢迪,李京生,楊辰*,陳雨露,中德城鎮群城鎮等級與發展資源差異比較研究[J]. 規劃師,2017(5):107-114.
楊辰,政策、社會、空間——法國大型居住社區的建設與治理(1850-2010)[J]. 國際城市規劃,2017(4):111-117.
楊辰. 歷史,身份,空間——工人新村研究的三種路徑[J].時代建筑, 2017(2):10-15.
Francoise Ged, 楊辰,從中法合作交流實踐看中國城市發展的當代進程[J]. 城市治理研究,2017(第一卷):1-14.
楊辰,周儉. 鄉村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的歷程,方法與實踐——基于中法經驗的比較[J]. 城市規劃學刊,2016(6):109-116.
楊辰,周儉,蘭德. 巴黎全球城市戰略中的文化維度[J].國際城市規劃, 2015(4):24-28.
楊辰. 閱讀城市的社會學視角——評《巴黎社會學》[J].國際城市規劃,2014(2) :118-122.
楊辰. 法國社區規劃的歷時性解讀——國家權力與地方民主建構的視角[J].規劃師, 2013(9) :26-30.
楊辰. 一個中國建筑師在法國[J].建筑創作, 2013(Z):31-33.
楊辰. 城市規劃:改善城市氣候的手段——巴黎氣候計劃(PCP)[J]. 國際城市規劃,2013 (2) :80-85.
YANG C. Mobilité résidentielle dans un quartier d’ouvriers à Shanghai (depuis 1990s)[J]. Etudes Chinoises, 2012, n°31, p.125-140.
楊辰. 城市移民化社區中的居住流動——上海工人新村N的實地調查[J].國際城市規劃,2012 (6) : 69-77.
楊辰. 介入社會的建筑師:法國ATM (L'Atelier d'Architecture Montrouge) 建筑事務所的創作理念[J].建筑學報,2012 (10) :102-105.
楊辰. 街區概念的理論建構與空間實踐——法國城市社區研究綜述 (1840至今) [J].城市問題,2012 (3) :79-87.
楊辰. 住房與家庭:居住策略中的代際關系[J].青年研究,2011 (6) : 33-42.
楊辰. 社會主義城市的空間實踐——上海工人新村(1949-1978) [J].人文地理,2011 (3) : 35-40.
楊辰. 日常生活空間的制度化——20世紀50年代上海工人新村的空間分析框架[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6) : 38-44.
獎勵獎項
+科研獎項
《社區社會資本的測度及空間影響因素分析——以寶山區顧村大型居住社區為例》,獲2021年度優秀城鄉規劃論文競賽(中國城市規劃協會)佳作獎
《曹楊新村社區更新的社會績效評估——基于社會網絡分析方法》,獲2019年度優秀城鄉規劃論文競賽(中國城市規劃協會)三等獎(排名第1).
《上海全球城市歷史文化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研究》,獲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面向未來30年的上海”發展戰略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2).
教學獎項
2021年度 同濟大學校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2021年度 WUPENiCity城市可持續調研報告國際競賽優秀指導教師
2018年度 同濟大學優秀畢業設計指導教師
2014-16年度 同濟大學本科生學科競賽優秀指導教師
2015年度 同濟大學優秀畢業設計指導教師
2015年度 同濟大學韓國龍土木建筑獎教金二等獎。
《提籃橋時來運轉活力計劃——基于雙尺度時空活力研究的提籃橋城市更新設計》,WUPENiCity城市設計學生作業國際競賽金獎,指導教師(排名1),2021年
《兩城皆異鄉?——上海市崇明區侯家鎮三峽移民社會融合調研》,WUPENiCity城市可持續調研報告國際競賽金獎,指導教師(排名1),2021年
《雙重漂泊,異鄉難融——隨遷老漂族社會融入困境及規劃對策》,WUPENiCity城市可持續調研報告國際競賽金獎,指導教師(排名1),2021年
'Mobile Hyperplaces:inhabiting movement'國際設計競賽一等獎(法國IVM和 VEDECOM研究所聯合舉辦),指導教師,2019年
《全球城市背景下上海虹口港地區的里弄開發與利用》獲“TEAM20兩岸建筑與規劃新人獎”(入選獎),指導教師,2019年
《文化復興視角下的潮州古城發展規劃——潮音潮劇作為社區活化的觸媒》,同濟大學優秀畢業設計指導教師,2018年
《“醫”料之外——異地就醫人群與收診城市的雙重負擔調研》,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專業“社會綜合實踐調研報告評優”一等獎,指導教師(排名1),2018年
《從落地到生根——上海顧村大型動遷安置社區社會網絡的的斷裂和重構調研》,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專業“社會綜合實踐調研報告評優”二等獎,指導教師(排名1),2017年
《以空間訓練為核心——法國凡爾賽高等建筑學院城市設計教學經驗》,2017年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指導委員會年會優秀教學論文.
《全球城市背景下上海虹口港地區的里弄開發與利用——基于遺產價值評估的城市設計》,同濟大學優秀畢業設計指導教師,2015年
設計獎項
“余姚市四明山鎮棠溪村村莊規劃”,上海市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村鎮規劃類)一等獎(排名7),2017.
科研和實踐項目
+科研課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于多源數據的社區生活圈測度方法、影響機制與規劃策略研究”(批準號:52078351),項目負責人,2021.01-2024.12,在研。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課題,“超大型居住區修補更新模式探索”,項目編號:2021-R-030,項目負責人,2021.01-2021.12,在研。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本市重點區域規劃、建設、管理協同路徑研究,”負責人之一,2020.03-2020.08,結題。
上海市虹口區建設和管理委員會科研課題,“虹口區交通精細化管理研究”(批準號:kh00110020194149),項目負責人,2019.12-2020.05,結題。
上海黃浦區南京東路街道住房和房屋管理辦事處課題,“南京東路街道城市運行‘一網統管’與‘美麗街區—美麗家園’建設研究”,項目負責人,2019.12-2020.03,結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于社會網絡分析(SNA)的城鄉社區更新方法與技術應用研究”(批準號:51778434),項目負責人,2018.01-2021.12,結題。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城市關聯網絡視角下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批準號: 16ZDA017),參與,2017.01-2020.12,結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課題,“城鄉體制的國際比較調查—法國”,項目編號:建村[2017]64,項目負責人,2017.06-2017.12,結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課題,“德國城鎮發展力差距研究”,項目編號:建村[2016]75,項目負責人,2016.06-2017.06,結題。
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大型居住社區問題的形成機制與規劃對策研究”,項目編號14PJ1408900,項目負責人,2014.07-2017.06,結題。
法國外交部科技與文化合作司徐光啟項目,“當代中國的佛教地圖:宗教的地形學與生態學研究”,項目編號32216UJ,項目負責人,2014.06-2015.06,結題。
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課題,“氣候變遷與文化遺產保護應對——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氣候風險地區的繪制”,項目編號:KY-2015-ZD7-B02,項目負責人,2015.01-2017.06,項目負責人,結題。
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信訪視角完善上海城鄉規劃管理的實證研究,2021.04-2021.10,參與,結題。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本市重點區域規劃、建設、管理協同路徑研究,”2020.03-2020.08,參與,結題。202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成果錄用專報內刊。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于實景空間大數據的城鄉文化遺產智能識別與評估方法及其技術應用研究”(批準號:51778430),參與,2018.01-2021.12,結題。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城市關聯網絡視角下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批準號: 16ZDA017),80萬元,參與,2017.01-2020.12,結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歷史城區辨識、評估及保護設計的相關方法研究”,(批準號:51778428),參與,2018.01-2021.12,結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轉型期我國近代煤礦工業遺產的歷史研究與保護”(批準號:51478318),參與,2014-2017,結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于需求選擇的養老設施類型決定機制及空間布局模型”(批準號:51578379),參與,2015-2018,結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傳統村落保護外部干預與內生秩序的耦合機制及規劃調控”(批準號:51678416),參與,2017-2020,結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形態學視角下的中國近現代城市居住空間演變研究——以1920-1960年代上海的新村為例”(批準號:51608365),參與,2017-2019,結題。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老年人社區生活圈的構建與協同營造策略研究”(批準號:17BSH126),參與,2017-2019,結題。
上海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一般課題,“社會變遷中的空間記憶與文化傳承:基于多學科視角的考察”(批準號:2017BSH003)參與,2017-2019,結題。
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重點課題,“增強上海全球城市吸引力研究”(批準號:2017-A-68-B),參與,2017.05-2018.06,結題。
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項目,“上海全球城市歷史文化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研究”,參與,2014.05-2015.06,結題。
實踐項目
中共成都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成都市城鄉社區發展規劃(2018-2035)”,聯合負責人,2018-2019.
南寧市城市規劃編研中心,“南寧市生活圈居住區配套設施建設評價及改進研究項目”,聯合負責人,2021-2022.